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與我作品的關聯/ 關鍵字_【花】攝影師Kari Herer


攝影師Kari Herer把被人採摘甚至遺落的鮮花和線條手繪結合在一起,既有生命綻放的魅力也有筆墨永恆的唯美。縱使失去了根莖,在藝術的詮釋下,花朵依然是不孤單的精靈。殘缺的地方,或許蘊含著更多的可能和驚喜。







來自波特蘭的藝術家Kari Herer,擅長攝影、繪畫。在她最新的作品中更是將其與花材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影像趣味。將花材混搭昆蟲及植物素描,簡簡單單卻韻味悠長,彷彿渾然天成的和諧自然。







有誰不迷戀花開的芬芳,更何況在這滿花盡開的時節。不知是因為天份還是因為Kari Herer本身就對這種美好事物有著特殊的情感審美,她似乎對每朵花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故事。





純淨如白,嫵媚如墨,幾乎全是至簡的背景。在kari心中,木蘭幾乎不再需要任何浮誇的色彩去襯托。這花幽姿媚態,就如同它的別名“辛夷”,好像自己的戀人般。













kari懂得讓它如何不動聲色又肆意美麗。於是趾高氣昂的雄鹿,敏捷靈動的小兔,身陷花叢的狐狸一一躍然紙上。很難說是誰做了誰的陪襯,又或者它們本就如此融洽。









說起靈感kari覺得一方面陽光和光線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每當看到較好的光線,kari就不可自拔地淪陷,光線改變了每一天,而她正是從這些變化中得到靈感。











另一方面大概與從小就跟各種動植物為伴的經歷相關,記憶中那些美麗的瞬間至今依然讓kari念念不忘。 kari說:“那時餐桌上每天都有新鮮的花朵等待蝴蝶的降落,我的生活裡它們是不可或缺的,大概也正是因為如此,每每在我凝視動物和植物的姿態時,特別自然。”









當說起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方式去留住花植,kari說:“我想我只是想要它們能夠長時間的生存。因為很難找到能夠生存超過幾個星期的花朵,我覺得我的生活中不能夠失去美麗的花草,於是我開始用鏡頭去珍存它們。”













Kari把被人採摘甚至遺落的鮮花和線條手繪結合在一起,既有生命綻放的魅力,也有筆墨永恆的唯美。縱使失去了根莖,在藝術的詮釋下,花朵依然是不孤單的精靈。殘缺的地方,卻蘊含著更多的可能和驚喜。













Kari的大自然情懷把花朵幻化成故事,kari說:“從這裡我找到了愛和那些值得我去信任的事,這讓我驕傲。”





我想,kari就是在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做真實的自己,如果你並不熱愛你現在在做的事情,那麼它會給你答案。請愛你的選擇,並給它尊重。


幾朵木蘭,隨性擺放,單色素描,寥寥勾畫。花影婆娑,線條靈動,恍惚間竟有種不可言說的清雅。她是同花朵相愛的人,讓無聲的花開綻放與筆墨的簡單飄逸同時定格在膠片上。她是珍存花間影像的人。她是Kari Herer。




與我作品的關聯/ 關鍵字_【現成物】葉怡利 / 合盒二仙




萬物莫不從零開始,藝術亦然。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虛無的零,才是無限有的開始。所謂一沙一世界,小生命蘊藏著大尊嚴。就從零號開始,無論是手掌心般的冊頁、油畫或具體而微的雕塑、陶藝和裝置。非關寫實與抽象,回歸藝術最純粹的本質,形而上畫廊邀集各世代不同媒材與表現方式的藝術家,試圖以小小的方寸之作,來驚豔藝術無限大的氣勢與張力。
零是最迷人,也是最親近的字眼,它可讓你和藝術越走越近。從5公分到40公分,無論是李義弘在掌心把玩的小畫,楊茂林精緻風趣的「傑克的戰馬」,郭文嵐的金色「年華」,耿皓剛熱情的「鑽石超人」,范姜明道的樹幹「椿」,吳天章的「偽青春」,陸先銘的「迴於」,楊明迭的「草衣」,馬瑄 101的「煙火」,廖堉安流口水的「小花鳥」,張堂庫的「幸運草」,曾慶熙的「乎乾啦」,席時斌的「小鳳凰」……. 囊括金銀銅鐵陶土木材油彩水墨攝影甚至不鏽鋼和玻璃媒介,展現藝術創作豐富的視野與層次。
藝術零距離,2013就從零開始,讓藝術可以是一種卓越的生活態度與品味,輕鬆而充滿意想不到的精彩。
展出藝術家:
郭柏川、王攀元、朱為白、吳昊、朱銘、郭文嵐、顧重光、林文強、李欽賢
黃銘哲、黃銘昌、楊茂林、范姜明道、楊明迭、吳天章、蔡志榮、鄭建昌、李明則
馬瑄、陸先銘、潘鈺、陶文岳、林美蕙、曾慶熙、張堂庫、涂維政、姚瑞中
耿皓剛、黃子佼、葉怡俐、席時斌、廖堉安、蕭筑方、蔡潔莘


葉怡利



-----------------------------------------------------------------------------------

合盒二仙




葉怡利 / 合盒二仙-甜滋滋 / 24.5x18.5x29.5cm / 陶瓷 現成物 / 2013葉怡利 / 合盒二仙-波麗露 / 19x25x8.5cm / 陶瓷 現成物 / 2013


葉怡利 / 合盒二仙-丸子怪 / 12x27x25cm / 陶瓷 現成物 / 2013

-----------------------------------------------------------------------------------
我從我的作品中找出的第一個關鍵字就是現成物。我不是一個非常會畫畫的人,但是是個喜歡尋找可造之材及做手工的小女生。在網路上瞎晃後找到了這個藝術家的這件作品,為什麼特別強調這件作品呢? 因為搜尋了一下她其他的作品,發現這位藝術家平常的創作其實是常常穿著特別的服裝在各地進行行為藝術很有自娛娛人的效果,所以就暫不介紹了。


利用現成物和陶瓷組成的故事。


【蛻變 Transform】_自我介紹創作 Self introduction



【Second 7-14】


【Third 14-21】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大三複合媒材
期間創作_自我介紹 Self introduction

主題/ 【蛻變 Transform 系列

作者/ 葉芷涵 Leaves LoveR
材質/ 油畫板5F、塑膠花、珍珠、紗、木質扣、蝶谷巴特、透明水彩
作品說明/ 

「以前的我只不過是一隻飛不起來的鳥,失去了重心的自己,無論何處都去不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必須擁有翅膀,那對我來說太沉重了。」

女孩,若以七歲為一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自己,剛開展我人生的畫布,那麼地單純,對事物總感到好奇;
第二階段的自己,看起來像朵向日葵,熱情溫暖,其實卻缺少那麼點完整;
第三階段的自己,追求愛、追求夢想,對未來充滿憧憬,但還是有點懷疑

直到我,遇見了祢還有你,
然後我的人生就都改變了。

使我
在失去的價值裡重生。

在摸索材料的過程當中,意外發現在油畫板上可創作的內容無可限量,雖然自己並沒有畫過任何一張油畫也不喜歡油畫臭臭的味道,但對油畫布卻感到極大的興趣,未來打算繼續把它發展成一系列的創作。蝶谷巴特也是第一次使永,技巧上不太純熟,相信會更有趣。不論使用什麼樣的創作手法,最有趣的還是背後的故事,還有在創造時可以跟最愛的主對話、討論,這就是一種無人能敵的幸福阿♥

---------------------------------------------------------------------------------------

腦中不斷盤旋的這首歌,我覺得這比較像是我主題哈哈。



溫暖的聖靈的 雙手圍繞著我
1 따뜻한 성령의 손길이 감싸네
使我能夠體會 明瞭主的心情
날 깨닫게 하네 주님의 그 심정
使我不斷挑戰 持續變化更新
더 도전케 하네 더 변하게 하네
完全的真愛情 最棒的真愛情
온전한 사랑을 최고의 사랑을

> 對主告白傾訴
> 주 앞에 고백해
願我的愛 滿足我的主
나의 사랑 만족하소서

* 緊握著 我主的手 翱翔天際
* 주님의 손을 잡고 날아가요
向更高之處飛去
하늘 높이 더 높이
主來臨要帶我前去 永遠地相愛相依
날 데려가시는 주와 영원히 사랑하리
我一心等待這時刻 與主翱翔天際 *
이 순간을 기다렸죠 주와 날아가요 *

2 成為主的身軀 來達成這歷史
2 주님의 몸 되어 역사를 이루며
以聖靈的力量 喚醒眾人心靈
성령의 힘으로 심령을 깨우고
立下完美純全 真愛情的條件
온전한 사랑의 조건을 세우며
安慰主的心情 真愛的新婦唷
주님을 위로한 사랑의 신부여

> 眨眼間 已變化
> 홀연히 변화 돼
竟能看見 天國黃金城
황금의 성 바라보았네

* 緊握著 我主的手 翱翔天際
* 주님의 손을 잡고 날아가요
向更高之處飛去
하늘 높이 더 높이
主來臨要帶我前去 永遠地相愛相依
날 데려가시는 주와 영원히 사랑하리
我一心等待這時刻 與主翱翔天際 *
이 순간을 기다렸죠 주와 날아가요 *

* 緊握著 我主的手 翱翔天際
* 주님의 손을 잡고 날아가요
向更高之處飛去
하늘 높이 더 높이
主來臨要帶我前去 永遠地相愛相依
날 데려가시는 주와 영원히 사랑하리
我一心等待這時刻 與主翱翔天際 *
이 순간을 기다렸죠 주와 날아가요 *

(間奏)

**我真正 深愛我主 深愛我主
**주님을 사랑해요 사랑해요
永遠只深愛著主
영원히 주님만을
即使我能 再次誕生 依然唯有跟隨主
내가 다시 태어나도 주님만을 따르리
我一心等待這時刻 如今就要達成 **
이 순간을 기다렸죠 이제는 이뤄요 **

**我真正 深愛我主 深愛我主
**주님을 사랑해요 사랑해요
永遠只深愛著主
영원히 주님만을
即使我能 再次誕生 依然唯有跟隨主
내가 다시 태어나도 주님만을 따르리
我一心等待這時刻 如今就要達成 **
이 순간을 기다렸죠 이제는 이뤄요 **

* 緊握著 我主的手 翱翔天際
* 주님의 손을 잡고 날아가요
向更高之處飛去
하늘 높이 더 높이
主來臨要帶我前去 永遠地相愛相依
날 데려가시는 주와 영원히 사랑하리
我一心等待這時刻 與主翱翔天際 *
이 순간을 기다렸죠 주와 날아가요 *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2014 台北雙年展 【劇烈加速度】張恩滿_/台灣原住民獵槍除罪化


張恩滿的藝術實踐重點在於挑戰形成現實的可能性。創作過程包括選擇特定站點,對她自己的身份認同進行回顧,以及探索這個世界是如何透過藝術來識別我們。她試圖突顯微不足道的事件,在時間/空間座標將自己定位,以及透過模糊回憶來開啓學識基礎。
「除罪化」(decriminalization)意指將一個原本是犯罪的活動或行為規定為非犯罪。將一個原本不是犯罪的行為而重新分類成犯罪,則稱為「入罪化」(criminalization)。在文明社會裡,原住民傳統的狩獵文化何以成為異文化法制下審視的對象?昔日部落驕傲的獵人,卻在這個國家律法下成為了罪犯,多元文化的尊重卻成了經政體系難以面對的課題。張恩滿針對單一案例進行創作,藉由打造獵槍呈現出現行法令的矛盾。


2014台北雙年展九月登場,共有來自世界各地51個的參展藝術家和團隊,在北美館以個展的方式用媒材、物件、影像聲音等不同形式,去傳達自我理念,其中台灣的10位藝術家中,一位排灣族的藝術家張恩滿,以獵槍除罪化的主題策展,以獸骨、華麗槍枝及影像傳達族人生活使用的獵槍與現今法令的衝突。


(藝術家 張恩滿 排灣族:第一把你看到的是前膛槍他的槍托非常細緻漂亮又簍空,
但是這把槍不能用就是暗喻法律華而不實,期時他的法訂出來再怎麼漂亮,他本質就是歧視就是限制,
至少我們要把這個訊息藉由視覺造型傳第出來。)
而這次策展除了兩把自製獵槍,牆上播放的紀錄片更是策展重點之一,
以內本鹿族人因為自製獵槍而被檢方起訴的案例為主,張恩滿跟拍了一年多,片中也紀錄了蔡忠誠獵槍案,
而協助策展的兩位藝術家青年,對策展內容也提出了自我看法。
(屏東三地門藝術家 拉夫拉斯‧馬帝靈 排灣族:政府願意讓我們使用槍枝可是那是不安全的,
但我們自己作的安全槍枝卻是違法的。)
(台東卡大地布青年 卡達伴德‧古吉令 卑南族:看妳是要從這個入口進來看完影片出來低頭,
還是先低頭進去再出來,我們認為低頭這個動作是對這個展覽的尊重的心態,一個了解與認同。)
張恩滿認為昔日驕傲的獵人,卻被現今法律踐踏了尊嚴,希望透過策展,能向更多觀眾傳達強而有力的矛盾。
(策展人 張恩滿 排灣族:本來是希望在今年的228狼煙行動就提出這個主訴求,
但因為我動作比較慢思考也比較慢,但我還是堅持把這個展覽用好提供一個平台供大家討論。)



而對於部落青年來說,也是頭一次參與這項藝術盛事,更希望未來這樣的能被國際看見的藝術展能有更多以原住民族藝術為主題策展空間,讓台灣更多優秀的族人藝術家也能走出國際,被大家看見。


---------------------------------

228狼煙再起
【2014年228原住民族狼煙行動:我起火,我活這】

【我起火,我活這】
起火有兩個含意,
第一個含意是生氣(台語),
第二個含意是狼煙的源頭。


狼煙裊裊升空,就像原住民族望著天,對著祖靈對著自身文化的仰望,那是我們的信念。雖然狼煙在各族群和各部落意義不同,但相同的是煙底下點著火的人,是一 群活生生和雙腳踏在這塊土地上居住的人,起火的人用生命、用經驗與這塊土地經過長時間的對話與相處,換來人對土地的依戀和土地賜予人的繁衍,一個太陽接一 個月亮一代接續著一代。

這樣的行為卻在當代停止了,因為人的土地和所住的地方已沒有起火的權利,這代表著人所生活的土地已不在是人的,而是政府或財團增加 收入的工具,濫墾、濫筏已不是新聞,強制徵收是常態,放置核廢仍視若無睹,政府財團用那大刀在土地上畫上亂七八糟的刀疤,在土地上被忽略、無視、壓榨的人們,在自己生活的土地點起那火把升起那狼煙,點起那心中怒火。狼煙是具象化的表徵,讓政府和財團知道這土地是有活生生的人,大聲喊著:「我起火、我活這」。

二二八事件,原住民族沒有置身事外(詳見台大原聲帶社照片連結);漢人墾殖與壓迫的歷史,原住民族至今仍在經歷。我們應該怎樣來正視歷史的傷痕、彼此理解、溝通,關注每個當下不平等的境遇,這是瑪塔社成立的宗旨,雖然成立時間很短,但是我們對歷史的呼喊,並未缺席。

在這裡,瑪塔社站在在地觀點,要對同與土地共成長的台東大學學生與教師、學生會及學校決策者,提出幾點呼籲:

一、學生會應該正視性別差異,理解平等內涵。

去年學生會辦理活動時因詮釋伴侶內涵為一男一女,引起爭議,瑪塔社希望學生會擺脫聲明裡「絕對保 持中立」的含糊立場,透過各種討論重新認識性別內涵,也能帶領學生在性別議題上有更明確的決斷。

二、社團應正視族群需求,理解文化,理解人(Tao)。

瑪塔社也呼籲,任何服務學習、辦理營隊的社團,不僅是「以愛之名」服務,更要在同理對方各方面需 求下彼此學習,甚至營隊的出訪與否,都牽涉到各種必要的溝通,文化的思考。

三、學校應拋棄父家長式思維,建立以全人為主的教育。

我們認為學校應重新思考何謂「全人教育」,如近日「工讀以加入社團與否為錄取條件」的政策,就明 顯地以錯誤的方式逼使學生加入社團,卻又無法收到實效,這樣的「服務學習」內涵,大可不必。(可參看社員至課外組的心得)

瑪塔(Mata)是眼睛,是透過祖靈賜與我們的收穫,如同狼煙──
是我們生存的記號。
是戰事來臨的呼喚。
是祖靈精神的延續。
我們活在同一塊土地上,
我們仍在學習、謙卑地成長。
我起火,我活這。

共勉之。